中消协发布校园贷警示具体内容是什么

来源:互联网转载 in 百科 2025-05-24 23:28:56

中国消费者协会26日发布消费警示称,当前“校园贷”市场存在贷款业务门槛低、经营者资质参差不齐、身份核实不实、合同信息不透明、风险警示不够等一系列问题,导致一些非法借贷机构将“校园贷”变成“校园危害”,造成不良社会影响。。

中国消费协会发布校园贷款预警

取消校园贷款有两种欺诈手段

1对于已注册网上贷款平台或有贷款记录的用户,骗子会声称“根据国家相关政策,需要配合注销账号,否则会影响个人信用”。

2对于那些没有注册或没有记录的人,他们会声称“您的信息被窃取和注册,您需要配合注销,否则会影响个人信用”。

而无论上述哪种情况,最终都会导致学生从网上贷款平台上的借款转入骗子的“支票账户”,造成资金损失。而之所以这么容易,主要是因为对方能准确地知道学生的真实姓名、学校名称和消费记录,使学生降低了警惕性。

因此,消费者协会警告我们:1。不要把钱转到不熟悉的账户。保护个人信息。保存相关凭证并上报相关部门。

校园贷款的危害

1高于本金的利息。目前网上贷款平台大部分产品的年贷款利率都在15%以上,所以所谓的“低息”并不可信。月息0.99%是一种营销手段,学生很容易上当受骗。

2牵连周围的学生和家人。有的贷款很方便,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就可以了,有的学生由于人际关系等原因,用身份证给别人办贷款。这种行为风险很高,因为一旦对方无力偿还,剩余债务将由“被处理人”独自承担。

三。一旦逾期,收藏就“全方位”了。有的情况下,一旦助学贷款不到位,网上贷款平台不会通过正当渠道追偿,而是采取向家长、亲友、老师发短信、在校园内张贴大字报、甚至安排人员制止等威胁、威胁手段。

4借钱的坏习惯很容易滋生。有些学生喜欢互相攀比,有坏习惯。父母提供的费用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。这些学生可能会利用校园***获取资金,并导致**、酗酒等不良习惯,甚至因无力偿还而逃学、辍学。

5容易诱发其他犯罪。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“***”骗取学生按揭、存款,或利用学生信息在电话上作弊,套取信用卡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,仅用于学习参考,如内容侵权与违规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,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。联系邮箱:chuangshanghai#qq.com(把#换成@)

-- End 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