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luo
笸po
笸po(声调为第三声)十一画竹部形声上下五笔(TAKF)。[笸箩]poluo〈名词〉盛东西的器物,用柳条或篾条等编成,帮儿较浅,有园形的,也有略呈长方形的,用来盛放粮食、生活用品等:针线笸箩。[笸篮]polan〈名词〉用柳条或篾条等编成的篮子,用来盛放东西。
笸箩的读音
pǒ luo
箩,普通话读音为luó。“箩”的基本含义为用竹子编的底方上圆的器具,如箩筐。
在日常使用中,“箩”也常做动词,表示用箩筛或滤,如箩面、箩柜。
箩,最早见于小篆。形声字。竹表意,篆书之形像竹叶表示用竹子编成的筐羅(罗luó)表声罗本指细丝编成的捕鸟的网表示箩是以细竹篾编成的筐。声旁简化。本义是用竹编制的盛器。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及简化版的“箩”字。
笸箩的读音
笸箩读音是pǒ luo
笸箩,汉语词语,拼音是pǒ luo,意思是以竹篾或柳条类枝干编成的一种盛器。
出处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四回:却说贾珍贾琏暗暗预备下大笸箩的钱,听见贾母说赏,忙命小厮们快撒钱,只听满台钱响,贾母大悦。
《红楼梦》第七一回:“捧上一升豆子来,两个姑子先念了佛偈,然后一个一个的拣在一个笸箩内。”
免责声明:本站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,仅用于学习参考,如内容侵权与违规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,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。联系邮箱:chuangshanghai#qq.com(把#换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