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部身份,退休后怎样按照事业单位享受退休待遇

来源:互联网转载 in 百科 2025-05-22 00:07:01

给你一下我有的一下资料,你参考看看有用没有。
干部身份与工人身份
简单说,在我国目前行政管理体制下,正常在职人员常见两种身份,即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。通过向劳动部门申请办理招工(就业)手续后具备工人身份,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吸收、录用干部手续后具备干部身份,我国不同部门具备不同的行政职能,其中干部管理等方面由人事组织部门负责,工人管理及社会劳动保障等方面由劳动部门负责。换言之,市人事部门代理的是干部身份人员档案,劳动部门代理的是工人身份人员档案。目前身份仍是影响我国人才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,不具备明确身份的人员还不能随意流动。
所谓干部与群众(城市里其主要成员为工人)的身份壁垒,其表现形式大体上至少有如下几种情况:
其一、在档案履历表里,干部是有行政级别的,群众则没有行政级别。
其二、在***管理劳动者的分工上,干部属于人事局管辖,群众属于劳动局管辖。
其三、在社会单位的划分上,在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工作的人(主要是知识分子,从这个角度来说,知识分子并不属于工人阶级,而是属于干部阶层)可以享受干部待遇,而在企业工作的人则只能享受工人待遇(企业的负责人可以享受干部待遇)。
其四、在***及其直属部门的职务聘任上,基本只对拥有干部身份的人开放。
其五、干部身份是一种终生的身份,不因其退休而失去。
那么,干部身份与工人身份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国民待遇差异呢?有趣的是,或者有讽刺意味的是,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的学者以及***有关部门似乎不大情愿去研究。事实上,这些差异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清单.
第一、政治待遇不同,干部获得的国家社会以及国际信息要比群众多,干部级别越高所获得的社会信息也就越多,其中大量的社会信息并不属于国家机密,而是属于官方有意控制的内容。
第二、在就业范围上的待遇不同,干部可以在国家机关工作,工人群众如果***变成干部身份则很难在机关工作,但是工人群众转变成干部身份的机会非常少。
第三、在非工资的福利待遇上,干部比工人群众要高,例如住房以及住房补贴、用车补贴、带薪度假等等方面,干部都比工人群众享受的待遇高。
第四、在医疗服务标准上,包括住院条件、用药等级、医药费的报销比例等等方面,干部都比群众高。
第五、在养老标准上,干部比群众高出许多,而且干部级别越高,这种差距也就越大。例如,干部可以享受离休待遇,而且有***专设的老干部局为其服务。
第六、在退休金上,干部可以领到百分之百的退休金,而工人群众则只能领到80%以下的退休金。以北京为例,一般工人的退休金每月大约在700元左右,一般干部(包括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)的退休金每月大约在1700元以上,两者相差1000元以上。而且这种差距越来越大,例如北京市***2001年《关于北京市城镇企业退休人员2001调整基本养老金标准的通知》,对工人的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0元;但是,同年北京市***对离休人员的养老金每人每月则增加高达140元(离休前在科级以下)到276元(离休前为局级).
第七、在***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工人,也要比在其它企业工作的工人的待遇相对高出一些。
相关的帖子:
他的回答:
如果是干部身份,那么退休后可以按照事业单位享受退休待遇。
如果是工人,在1986年10月以前工作的,可以按照事业单位享受退休待遇,如果是1986年10月以后工作的,只能按企业退休人员计算退休费了!
相关问题:
问:企业早已取消了干部身份,干部和工人应享受同等退休年龄待遇,为什么我们大中专毕业的人到工人退休年龄不能退休?有政策吗?
请答复;企业职工的身份早已没有干部和工人之分了,退休的年龄标准应该一致,但我市执行的却是:大中专毕业生按干部对待,不能按工人退休年龄计算。有这项政策吗?若没这项政策。应立即纠正。
答:1、企业有干部和工人之分;
2、按国发[1978]104号文件《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》的精神,企业女干部的退休年龄是55周岁;
3、按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《关于女职工退休问题的复函》(豫劳社养老[2003]50号)的精神,企业女干部的退休年龄是55周岁。
希望有帮助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,仅用于学习参考,如内容侵权与违规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,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。联系邮箱:chuangshanghai#qq.com(把#换成@)

-- End 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