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的过程(蛋白质水解)

来源:互联网转载 in 百科 2025-05-20 12:16:01

1、酸法水解:(通常以5-10倍的20%HCl煮沸回流16h-20h,或加压于120摄氏度水解12h,可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)优点:水解彻底,水解的最终产物是L-氨基酸,没有旋光异构体的产生。

2、缺点:营养价值较高的色氨酸几乎全部被破环,而与含醛基的化合物(如糖)作用生成一种黑色物质,称为腐黑质,因此水解液呈黑色。

3、此外,含羟基的丝氨酸、苏氨酸、洛氨酸也有部分被破坏。

4、此法常用于蛋白质的分析与制备。

5、碱法水解:(可用6摩尔每升NaOH或4摩尔每升氢氧化钡煮沸6小时即可完全水解得到氨基酸。

6、优点:色氨酸不被破坏,水解液清亮。

7、缺点:水解产生的氨基酸发生旋光异构作用,产物有D-型和L-型两类氨基酸。

8、D-型氨基酸不能被人体分解利用,因而营养价值减半;此外,丝氨酸、苏氨酸、赖氨酸、胱氨酸等大部分被破坏,因此碱水解法一般很少使用。

9、蛋白酶法水解,优点:条件温和,常温(36-60摄氏度)常压和PH值在2-8时,氨基酸完全不被破坏,不发生旋光异构现象。

10、缺点:水解不彻底,中间产物较多。

11、根据水解的程度分(蛋白质--膘--胨--多肽--二肽--氨基酸)蛋白质煮沸时可凝固,而膘、胨、肽均不能:蛋白质和膘可被饱和的硫酸铵和硫酸锌沉淀,而胨以下的产物均不能;胨可被磷钨酸等复盐沉淀,而肽类及氨基酸均不能,借此可将产物分开。

免责声明:本站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,仅用于学习参考,如内容侵权与违规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,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。联系邮箱:chuangshanghai#qq.com(把#换成@)

-- End 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