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郑板桥郑板桥(1693-1765),原名郑燮,字克柔,号理庵,又号板桥,人称板桥先生,江苏兴化人,祖籍苏州。
2、康熙秀才,雍正十年举人,乾隆元年(1736年)进士。
3、官山东范县、潍县县令,政绩显著,后客居扬州,以卖画为生,为“扬州八怪”重要代表人物。
4、郑板桥一生只画兰、竹、石,自称“四时不谢之兰,百节长青之竹,万古不败之石,千秋不变之人”。
5、其诗书画,世称“三绝”,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。
6、[1] 代表作品有《修竹新篁图》《清光留照图》《兰竹芳馨图》《甘谷菊泉图》《丛兰荆棘图》等,著有《郑板桥集》。
7、指的是郑燮,也就是郑板桥,他的代表作是《竹石图》。
8、郑板桥画竹有“胸无成竹”的理论,他画竹并无师承,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,直接取法自然。
9、针对苏东坡“胸有成竹”的说法,郑板桥强调的是胸中“莫知其然而然”的竹,要“胸中无竹”。
10、这两个理论看似矛盾,实质却相通,同时强调构思与熟练技巧的高度结合,但郑板桥的方法要“如雷霆霹雳,草木怒生”。
11、郑板桥 被称为"扬州八怪"的八个人中以画竹子闻名郑燮(1693年11月22日-1765年1月22日),"燮"读音xiè,字克柔,号板桥、板桥道人,江苏兴化大垛人,祖籍苏州,清朝官员、学者、书法家,画家。
12、“扬州八怪”之一。
13、其诗、书、画均旷世独立,世称“三绝”,擅画兰、竹、石、松、菊等植物,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,成就最为突出。
14、著有《板桥全集》。
免责声明:本站文字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,仅用于学习参考,如内容侵权与违规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,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。联系邮箱:chuangshanghai#qq.com(把#换成@)